2011/8/21

中国和尚与外国和尚

中国和尚与外国和尚  2003-5-20 2:28:34



水浒有云:“不毒不秃,不秃不毒。转毒转秃,转秃转毒。”又云“一个字是僧,两个字是和尚,三个字是出家人,四个字就是色中恶鬼! ”施耐安笔下的和尚不是因勾引良家妇女被拼命三郎石秀“剥了衣裳,赤条条不着不丝。屈膝边拔出刀来,三四搠死了。”就是因霸占民女被李逵“一上一下,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。”



明清白话章回小说中此类描写甚多,情色小说<<草灯和尚>>里别出心裁,小和尚只有三寸高,<<醒世恒言> >和尚们对到庙里烧香拜佛的求子妇人暗下春药,结果被明察暗访的县令满门抄斩,火烧了寺院。和尚们偷情的时候总会有个多管闲事的石秀类的人物出来破坏好事,老是不得善终。



中国人原本就少有宗教观念,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,即使做了和尚,也极少有虔诚者,如唐朝的鉴真和尚般漂洋过海,唐三藏般翻山越岭吃尽苦头者实属凤毛麟角,能被则天皇帝宠幸成为面首之一的冯小宝大概倒会被羡慕,独守青灯向来是无奈的选择,对清规戒律的遵守当然也就不那么严格。



佛教原本是从印度起源的,印度教与佛教有很多相似之处,例如投胎转世之说,以及佛相的千变万化。印度教中也有一个神通广大的猴子哈努曼(藏传佛教中也有这只猴子),我疑心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大概就起源于哈努曼。但在印度由僧侣组成的婆罗门却是最高的种姓,地位甚至高于由国王和武士组成的刹帝利阶层。如果他们化缘,被视为施布者的福气。苦行僧们代表着品德高尚,是思想家的化身。由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主张平等,于十三世纪佛教在发源地印度绝迹(十九世纪又重新复兴,出现少数信仰者),却在缅甸、尼泊尔、斯里兰卡、泰国及中国、日本等地传播开来。但和尚的地位在中国几乎等于乞丐,化缘几乎成为乞讨的代名词,与印度的僧侣地位有着天渊之别。



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,犹太民族对世界的贡献之一就是<<圣经>>的旧约,普通的犹太人不但要熟读圣经,而且以学习智慧法典<<塔目德>>为自豪。 <<塔木德>>里有无数个智慧小故事,教授塔木德的拉比与其说是僧侣,不如说是智慧博学的老师(耶稣本人就是拉比)。< <塔木德>>其中一个故事是一个人要死的时候他的儿子不在身边,身边只有一个奴仆。他立下遗嘱,所有财产都归奴仆所有,儿子可以从所有的财产中挑选一样。当这个人的儿子回来后,他向拉比抱怨父亲的无情,拉比告诉他,他只需要挑选奴仆即可,所有的财产即可全归他。故事的结局是奴仆获得了自由,儿子得到了所有的财产。



中国也有类似的故事,一老翁临终立下以下遗嘱:八十老翁生一子人言非我子也田产家园全归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。十八年后儿子到衙门告状要讨回遗产,县官断句为:八十老翁生一子,人言非,吾子也,财产尽与,女婿外人,不得争夺。同为智慧民族,对相同的故事则演绎出不同的结果。两个故事的共同点都是担心外人侵吞财产,但犹太人的方式是遵守法律,但找出法律的漏洞。中国人的方式则是期待一个青天大老爷,对法律的解释则模棱两可。



基督教是在犹太教基础上产生的,旧约中暴躁益怒的耶和华在新约中博爱而有牺牲精神。基督教的牧师多为品德高尚充满爱心之人,我认识的基督徒的品德都很令我敬佩。基督教也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,牧师可以有家庭儿女,丝毫不会妨碍对神的信仰。东正教与天主教虽然一个认为圣灵来自圣父,一个认为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,一个认为天堂和地狱之间没有炼狱,一个则认为存在炼狱。但他们的神父都不可以结婚。小说<<牛芒 >>中的革命者牛芒就是神父的私生子,<<红字>>与<<荆棘鸟>>中都描写了神父的爱情故事,<<十日谈>>里的故事更多。然<<红字>>中的女主角所背负的耻辱不亚于在中国与和尚通奸的女人们。



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半岛的一个好战的民族,因为当时很多青年男子死于战争,物资又极度匮乏。所以穆罕默德规定一个男人可以同时娶四个妻子,回教中的阿訇也享有此待遇。所以现在如果某个男人对现有婚姻制度不满不妨移民去阿拉伯国家,非但活的时候可以享尽艳福,死后的天堂里也会有七十二个美丽的处女围绕身边服侍,岂不快哉。



说来说去,在中国做和尚是最不幸的,天主教与东正教的教规虽也苛刻,神职人员却是地位很高很受尊重于崇拜的,不然<<红于黑>>中的于连就不会那么渴望当一个红衣主教了。听说现代派的和尚们已经开始以尼采和叔本华为偶像了,我私下以为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,尼采是个疯子,叔本华则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,二者的结局都很悲惨。聪明点的和尚们不妨趁着年轻蓄发还俗,倒也不失为一条好出路。



http://www.rdzn.net/oldarti/000/122/000122618.htm





注:此文与宗教无关,当时的背景是某次网战被一个网友人身攻击,此文是正面论战之外对那位网友的还击,和尚是在隐喻对方的某些特征。他转叔本华骂女人的文章,我发此文回应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